【海派玫瑰:上海女性的百年时尚进化论】

⏱ 2025-07-20 03:02 🔖 阿拉爱上海 📢0

上海龙凤阿拉后花园
南京西路的"龙凤旗袍"店内,第三代传人徐小姐正为一位00后女孩量体。女孩选择了一款融合汉服元素的改良旗袍参加毕业典礼。"奶奶1947年在这定制结婚旗袍,妈妈1990年在这做职业装,现在轮到我了。"女孩笑着说。据统计,上海现有高级定制工作室287家,每年服务女性客户超15万人次,其中35%为90后年轻人。

最具代表性的是衡复风貌区的"时光衣橱"展览。策展人林女士通过实物与全息技术,展示了1920年代名媛的蕾丝洋装、1950年代劳动妇女的工装、1980年代"大姐大"的垫肩西装,以及当代职场女性的智能服饰。"上海女性的着装史,就是一部城市发展史的缩影。"展览中一套1992年股票认购证时期的套装,搭配着当时的BP机套,引发众多参观者共鸣。

午后三点的陆家嘴连廊,投行女高管Michelle踩着高跟鞋匆匆走过,她身上的套装购自本土设计师品牌"素然"。"我们团队80%是女性,连客户都习惯了下午茶谈几十亿的项目。"而在张园的石库门里,90后非遗传承人小陆正用数字织机复原失传的顾绣技艺,她的直播间同时在线人数常破10万。"顾绣第七代传人是我外婆,但我要做的是让传统活在当下。"

当夜幕降临,巨鹿路的爵士酒吧里,银发奶奶们组成的"金枝玉叶"乐队正演绎《夜上海》。主唱王阿姨退休前是造船厂工程师:"上海女人最妙的是,既能穿着旗袍嗑瓜子,也能撸起袖子搞建设。"正如社会学家李教授所言:"这座城市赋予女性的,从来不是单一标签,而是无限可能。"
end
新夜上海论坛

爱上海-爱上海后花园|爱上海同城|阿拉爱上海